-
湖大58岁教授平均每月跑700公里 疫情期间在阳台上跑“全马” 比赛前从学校跑到园博园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127
导语:楚天都市报记者 邹浩 通讯员 陈江薇 疫情以来平均每天跑20多公里,每月跑700多公里,阳台上跑全马,参加比赛前先跑20多公里热身……近日,在湖北大学首届半程马拉松赛上,记者发现一位牛人——今年58岁的该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周中汉。自2008[详细]
-
他是师生身边可靠的“安全卫士”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126
导语:他是修理工,是门卫,又是厨师,是校园里守护平安的凡人英雄。他是市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、区美术学科带头人、东西湖区金口小学教师——熊爱华,在今年的东西湖区“寻找最美教师”活动中,被评为“最美安全卫士”。 说起熊爱华,同事们都异口同[详细]
-
坚守教书育人初心 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——记南漳县板桥镇初级中学校长王族东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160
副标题#e# 导语:今年42岁的王族东,是南漳县板桥镇初级中学校长,也是该校的一名语文老师。他从18岁踏上三尺讲台,一干就是24年。 24年间,王族东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中学校长,他始终坚守教书育人初心,用爱和忠诚践行立德树人使命,致力于学校、教[详细]
-
95后大学生是新四板企业老总 初中就赚得人生首桶金 19岁出任企业联合创始人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63
导语: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陈澳萍 通讯员 王丰昌 一身西装,创业故事娓娓道来,聊起文创产业更是滔滔不绝,今年才21岁,却已是湖北省新四板某挂牌企业的联合创始人,他就是来自江汉大学设计学院的周永胜。他中学时代就对人生规划十分清晰,同龄[详细]
-
华科教授要给飞行器装上电子皮肤 10余年专注柔性电子制造领域 获300万元“科学探索奖”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182
导语: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高翔 人物简介: 黄永安,男,1980年8月出生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华中科技大学“华中学者”和“学术前沿青年团队——柔性电子制造团队带头人”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,教育[详细]
-
百迈第三代通用视觉检测平台VisionPK打磨技术底层攻克落地难关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121
副标题#e# 导语:“在中国(深圳)机器视觉展暨机器视觉技术及工业应用研讨会(VisionChina深圳)期间,深圳百迈技术有限公司CEO周飞先生受邀,在现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,和大家聊聊百迈此次展示的通用视觉检测平台,百迈的通用检测平台如何更好助力传统制造[详细]
-
生产线实现100%全检,基恩士KEYENCE助力制造业智能化的解决方案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177
导语:“在中国(深圳)机器视觉展暨机器视觉技术及工业应用研讨会(VisionChina深圳)期间,基恩士KEYENCE精密测量部门市场Gr.项目经理罗新彬先生受邀,在现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,和大家聊聊KEYENCE此次展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介绍。以下为访谈内容,欢迎一[详细]
-
科研夫妻档林间地头寻荆楚文化 本科同班时相恋 跟同一个导师读研 进同一所高校任教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50
导语:科研夫妻档江晨和刘琼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罗茜 杨泓成 何新月 大学时期相恋,进入同一个高校工作,为了同一个梦想努力……武汉学院青年教师夫妻江晨和刘琼同为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,他们同时还是科研好搭档。近年来,两人和团队成员醉[详细]
-
90后女教师和武汉乡村中学对上眼 曾在新西兰教外国人汉语 还考上广州公办高中教师编制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115
导语:李杏和学生们在一起 楚天都市报记者 张屏 通讯员 陈克茂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,研究生阶段曾在新西兰孔子学院任教一年,一毕业就考上广州事业编的公办高中教师,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“90后”姑娘李杏2017年考回湖北家乡,如今已在武汉市江夏区[详细]
-
高校优秀辅导员分享育人经 调研报告、抗疫申请书、办公室陪读桌和帮扶团队背后都藏着爱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107
导语: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碗容 肖杨 实习生 聂威 通讯员 刘雅然 程炼 11月26日至28日,第九届湖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暨2020年湖北省高校辅导员育人故事分享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。本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共有来自82所高校的153人参加复赛,其[详细]
-
山村校园的“阳光妹子”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57
导语:12月1日,海拔1400米的鹤峰县中营镇民族学校已是寒冷刺骨,一年级教室里却温暖如春,14名孩子享受着空调,端坐在课桌前,跟随语文老师学识字。 黑板上,“大、 12月1日,海拔1400米的鹤峰县中营镇民族学校已是寒冷刺骨,一年级教室里却温暖如春,14[详细]
-
扎根边远地区二十四载 甘做深山红烛照亮未来 “我舍不得这群孩子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1 热度:88
副标题#e# 导语:楚天都市报记者 尹洁 通讯员 王甜甜 作为省级特级教师和英语教学能手,向宏佳甘于清贫寂寞,一次又一次放弃了进城享受高薪和提升待遇的机会,24年如一日,在海拔1000多米的贫困山区教书育人,让一批又一批山里娃走出大山,用执着和坚守书写[详细]
-
高职教师乐当兼职“火车医生” 多年为铁路一线解小题 赢回数千万元的大效益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109
导语:黄志高(右)来到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江岸机务段,与一线工作人员交流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刘莉琳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3月6日,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学院教师黄志高,“轻车熟路”地走进了中国[详细]
-
大山里的“诗和远方”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95
导语:她舍弃都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高校工作,跟随丈夫来到鄂西大山,用心点亮山区职业教育之灯,成就学生幸福人生。“我无悔于当初的选择,因为大山里同样有‘诗和远方’。”在2020年“最美鹤峰”县级竞选现场,她一句坚守山区教育的质朴话语,让在场观众[详细]
-
深山红烛耀教坛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112
导语:他在竹山县竹坪乡大山深处坚守了二十三年,身兼多职、勇挑重担、鏖战病魔、屡创佳绩,像一支红烛在大山深处绽放出耀眼的光芒,照亮了深山学子的前进之路。他就是竹坪中学党员教师金佩平。 金佩平1998年9月竹山师范毕业,被分配到竹坪乡最偏远的龙凤[详细]
-
潜心教学 爱心育人 记郧阳区胡家营镇中心小学教师肖忠平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79
导语:走进郧阳区胡家营镇中心小学的大门,很远就能听到肖忠平老师讲课的声音, 24年了,她依然像刚上讲台时一样,充满激情,铿锵有力。 1997年,她告别母校郧县师范,毅然回到家乡郧阳区胡家营镇,开始了教书育人工作。多年来,她刻苦钻研英语教学,成为[详细]
-
王娟:学生心灵世界的点灯人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120
导语:“只要看到孩子们的心结打开了,他们能阳光生活,健康成长,我就心满意足,这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“只要看到孩子们的心结打开了,他们能阳光生活,健康成长,我就心满意足,这也是我不懈的追求[详细]
-
测量老师用双脚走出最准标尺 企业里五年如一日义务授课 工地上日行六万步成为常态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161
导语:黄仕超讲解无人机航测 黄仕超给鸿规勘测员工上培训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程晓璐 摄影:通讯员 谈宇锋 又是6万步——黄仕超不出意料又登顶了朋友圈运动排行榜。学生们知道,他又去工地了;同事们也不会奇怪——5年来,每逢寒暑假、[详细]
-
让每一朵花都绽放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62
导语:曹娟老师是十堰市郧阳区实验中学的班主任, 2013年被评为湖北 曹娟老师是十堰市郧阳区实验中学的班主任, 2013年被评为湖北[详细]
-
地大教授让“疯狂石”变“幸福石” 翻山越岭采集5万多件标本 为竹山绿松石量身定制标准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79
导语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庞伟红 邓云涛 绿松石在中国已有八千多年历史。”日前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珠宝学院杨明星教授赶赴河南二里头夏都遗址,参加由社科院考古所主办的一场全国专家研讨会,专[详细]
-
野生芭茅草变美味食用菌 废弃养猪场成循环产业园 蘑菇教授书写大别山版“山海情”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165
导语:郑永良教授(左)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余艳军 热播脱贫攻坚剧《山海情》中,有一位带村民种植蘑菇致富的凌一龙教授,原型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、“时代楷模”称号获得者林占[详细]
-
为天使修补翅膀的知心姐姐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158
导语:每个孩子都是翅膀折断的天使,所以跌落在大地上,不停寻找缝补翅膀的人,使这些孩子的青涩、莽撞、唐突得到关照和成长,郧阳区实验中学的张年云老师就是在这个过程里修补翅膀的人。在学生心中,她是知心姐姐,在她心中,学生永远是天使,她甘做为天[详细]
-
左腿两处摔骨折 老师拄拐来上课 在讲台上也不肯坐: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122
导语:李金雪拄拐给学生们上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通讯员 陈鸣 胡祥学 摄影: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“同学们,这道题咱们的错误率达到18%,必须仔细分析一下。”昨日下午第一堂课,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高二(13)班教室里,48岁的物理老[详细]
-
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——记鹤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、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梅德云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146
导语:4月13日上午8时许,鹤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梅德云早早地来到办公室,开始一天的忙碌,办公桌上大部分都是教育扶贫工作材料。 “认真做好资助学生信息统计,我们马上要发放春季教育助学金了,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。”梅德云叮嘱好同事。 2013年[详细]
-
以校为家育桃李 ——记花庄中学教师周金龙
所属栏目:[人物专访] 日期:2022-04-10 热度:175
导语:乐于奉献,工作任劳任怨,时常打趣说:“我就像蜜蜂王国的一只工蜂,生来就是干事的”。他是南漳县肖堰镇花庄中学教师周金龙。 周金龙,男,现年53岁,中共党员,1987年参加教育工作。三十多年的教师生涯,彰显了他对学校、对工作的无限忠诚与热爱。[详细]